top of page

甚麼是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並非正常老化,而是因患者的腦細胞出現病變而急劇退化及死亡,導致腦功能衰退。患者的認知能力會逐漸喪失,包括患者的記憶力、語言能力、視覺空間判斷、執行能力、計算和決策等方面,以致日常生活、行為及情緒亦受影響。

現時全球每3秒便有1人確診認知障礙症,而本港每10名70歲或以上長者便有1名患者,85歲以上患病比率更高達三分一,情況不容忽視。

認知障礙症成因及分類

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阿茲海默症是認知障礙症中最常見的類型,佔所有病例50%至75% 。暫時成因未明,亦未有根治方法,而患者的衰退是漸進式的。隨著腦細胞出現病變,異常物質會在體內產生,形成「斑塊」,並擾亂大腦內的信息,破壞腦細胞之間的連接。腦細胞的死亡導致某些機能或能力喪失,從而出現的問題包括記憶力衰退、用較長時間完成慣常工作、說話失去重點及重複說話等,當 病情持續惡化到末期時,患者可能長期臥床,需要特別的護理。

血管性認知障礙症 (Vascular Dementia)
血管性認知障礙症是認知障礙症中第二常見的類型。這是因連串的腦中風或血管疾病,導致積聚性腦部損壞所致。患者的衰退 大多是梯級式,即患者每中風一次,他們的腦部功能便會再退化。治療上可以藥物防止患者腦血管惡化,防止再次中風。

散播性路易氏體認知障礙症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部份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腦部神經裏發現一些細小的球狀組織,稱為路易氏體,一般相信這會導致腦細胞死亡。患者容易產生幻覺、極度混亂、跌倒及柏金遜式顫抖等情況,而且病情會有很大的波動,每一天都可能發生變化。與阿茲海默氏症漸進式的退化不同。

額顳葉認知障礙症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額顳葉認知障礙症在認知障礙症中佔少於10%。患者腦部所受影響的部份主要為額葉腦和顳葉腦。患者多在40歲至60 多歲開始發病。在個性上、行為上(多為缺乏抑制能力)和言語上的退化會比記憶力衰退更早被發現及比較嚴重。此病的成因至今仍未明,但有少數的病例是由家族遺傳而引起的。

其他成因
包括腦部創傷、腦部良性腫瘤或腦積水、病毒感染、缺乏維生素及荷爾蒙、精神問題如焦慮及抑鬱、藥物中毒、酗酒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