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遊走

遊走

遊走是認知障礙症常見的症狀,往往危及患者的安全,令人擔心。由於記憶力及溝通能力減退,他們未能解釋自己為何遊走。照顧者會因未曾察覺他們溜走而感到內疚,但是我們根本無法二十四小時看守著一個人,所以不用自責,也無需怪責照顧他們的人。

遊走的原因

  1. 不安的情緒
    當患者產生坐立不安和焦慮的情緒或因陌生環境而產生恐懼時,他們可能會四處徘徊或漫無目的地遊走,他們可能會認不出自己的家,並堅持要離開。另外,患者可能因失眠,加上失去判斷能力,把半夜當作黎明,而要求外出,甚至要上班工作,故患者於晚間遊走時常發生。

  2. 環境轉變
    當患者身處陌生的環境,例如新的房子、老人院或日間中心,他們可能會感到不安及迷惘,於是四處走動,想找問口離開。只要習慣新的環境,遊走的行為會減少;另外他們亦可能因為想離開嘈吵或雜亂的環境而遊走。

  3. 抒發悶氣
    隨著病情惡化,即使是很短的時間,患者也很難集中精神。遊走可能是他們打發時間或逃避參與不喜愛的活動及留在侷促地方的方法。

  4. 記憶力減退
    遊走可能與短期記憶力的減退有關,例如患者外出購物或到朋友家去,在途中忘了目的地。

  5. 感到不適或痛楚
    患者感到身體不適,衣服過緊、過熱、過冷或想到洗手間等情況,都會令患者坐立不安。

  6. 尋找過去
    當患者的記憶力退化到只剩下年輕時的片段,便會意圖尋找過去的人、物或地方,例如已去世的配偶、失去的朋友,或者他年幼時的居所。可是患者卻失去方向感,因而導致遊走。

  7. 精力過盛
    遊走可消耗過多精力,這意味著他可能需要多點運動。

  8. 夢境
    部份患者不能分辨現實和夢境,於是他們便對夢見的事物作出反應。

預防措施取決於患者的性格、遊走的原因及居住環境的設計。

處理小貼士

  • 陪伴患者散步,然後轉移他的視線,可使他安心和紓緩焦慮的情緒

  • 若患者因新環境感憂慮而遊走,可與患者一起看舊照片,讓患者產生熟悉的感覺,這樣可紓緩焦慮情緒

  • 如患者走失了,不要驚慌。如果在鄰近的地方找不到他,應立即報警,向警方提供充足的資料,如患者的身高、體型、頭髮的顏色,是否有戴眼鏡,是否有走失紀錄,失蹤時所穿的衣飾,並提供患者的彩色近照。如果患者已自行回家,亦應立即通知警方

  • 找到患者後,緊記要安慰患者,並盡快帶他回到熟悉的環境。切勿表現焦慮或斥責他,因為患者本身可能已感到混亂和驚慌

其他建議

1. 尋求醫生意見

  • 夢境部份患者不能分辨現實和夢境,於是他們便對夢見的事物作出反應。
     

2. 記下日程安排

  • 照顧者可使用「日誌」的方法,將遊走的行為的事發起因及情況記錄下來,觀察是否有特定模式。若患者在特定的時間或情況下遊走,照顧者便可加以預防

  • 觀察患者的生活習慣,留意是否有一些事情或物件引起遊走的行為,例如掛在門上的帽或外套
     

3. 預防措施

  • 可於大門安裝一個門內外均需鎖匙開啟的鎖,照顧者要緊記攜帶鎖匙

  • 將門鎖安裝在患者想不到的地方

  • 在大門安裝門鈴或感應器,當大門開啟時會發出聲響,讓照顧者知道患者外出

  • 確保花園或露台設計安全,使它成為患者走動的「安全地帶」

  • 讓鄰居、大廈管理員知道他們是認知障礙症患者,若患者獨自外出時,請他們通知其家人
     

處理晚上遊走的患者

  • 提供寧靜及有助睡眠的環境

  • 增加患者日間的活動,使他們在就寢時間累而產生睡意

  • 讓患者在就寢前喝一杯暖鮮奶或聽一些柔和的音樂。讓他們易入睡

  • 如果患者在晚上醒來,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安全的以及身處何地,例如可在睡房裡放一些患者熟悉的物件及裝設夜明燈,使房間有適量光線,減低患者的恐懼
     

bottom of page